二 “异部名字难必和会”原则
富永仲基还有一个尚不为许多人注意的原则,这就是“异部名字难必和会”的原则。
即使在研究历史的人们中,还有人不理解这一原则的可贵之处。原本一件事情,因为各个学派不同,说法也就不同,相传一旦大相径庭,要还原本来面貌就相当困难。原本的一件事,变成了三种、四种说法,到底哪一种对,哪一种错,对其作出判断非常困难。这就是富永仲基所说的异部名字难必和会。也就是说学派有异,各有所传,还原归一,谈何容易。这不能不说是真知灼见。
历史学家对任何一个事件都要有一个说法,指出其具体发生的日期。如果有与其不同的说法,也要判断孰是孰非。如有两种、三种说法的话,他们也要搞清楚究竟哪一种说法是对的。不揭示事件的真相历史学家是不会放弃的。在有文字记载的时代,这类事是不难做到的。但没有文字记载、口承相传的时代就很难做到了。对这类事件最好能有一个妥当的处置,这是人们所期待的,能够总结出化解这个难题的处理原则是很有胆识的。
在中国的古代就有类似的学说。中国的《春秋·公羊传》中就有所见异辞、所闻异辞、所传异辞,并把其作为一个历史上的原则。其意思也是所见、所闻、所传各不相同,很难将哪一个定为事实。对于传说时代的事情这样不作断定是最合适的做法。历史学家即使对传说时代的事情想作出孰真孰假、孰对孰错的判断,但往往由此反而失去了历史的真实性。如佛教就是皆为传说,最早并无记载,而是口口相传,到后来才写进书中。写入书中的也是事同传异,多难以统一。以释迦牟尼出家、成道、圆寂为例,有说其十九出家、三十成道、八十一圆寂的。也有说其二十五出家、二十八、九成道、八十一圆寂的,众说纷纭,各宗派有异,有采此说者,亦有取彼论者,莫衷一是。即使释迦牟尼出生日期,有距今两千八九百年之说,也有两千三四百年之说,因宗旨而异。不过关于释迦牟尼的圆寂年份,《出定后语》中提到,看来富永的说法最为准确。现在也有人认为,这是富永所作的研究中最为杰出之处。总之,传说时代的事情要归结于一是很困难的。这就是异部名字难必和会的原则。这个原则在古代研究方面是非常有意义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