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文化对于生死有着独特的领悟和解读。在日本民族的生死意识中,他们钟情短暂,看重瞬间之美,对时光的流逝,生命的终止能够淡然视之。
众所周知,日本是世界上第一长寿的国家,也是自杀发生频率最高的国家。长久以来,樱花作为国花被日本人民所喜爱。据悉,这其中原来也有对生死观的寄情和寓意。樱花花期短暂,必然在绚烂盛放过后,于一夜之间决然颓败。这种超然决断被日本人所欣赏,近而转为信仰。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自杀身亡的日本作家川端康成说过:“死亡是日本美的源流,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死亡。”此外还有芥川龙之介,三岛由纪夫,太宰治等,这些名人志士无一不对死亡抱有敬意和信望。他们认为,在生与死之间没有绝对的距离。当人生之巅峰过去,当对生命本身已然没有了期许,与其让肉体苟活,不如让灵魂归去,让身心在死灭中得到永恒的升华和静寂。
细细探究,日本人生死观的形成也许是由多方因素综合而致,如日本国土的狭小、自然资源的匮乏、地震等自然灾害多发等;从文化领域而言,还有日本的宗教、哲学、历史文化的影响。近些年来,也不乏人群由于时代竞争激烈,生存压力过大,婚恋受挫等多方面因素影响,从而心灰意冷,自暴自弃。当所面临的困难无力解决之时,那么唯有以死来回绝和逃避现实的残酷。如果说日本人的传统生死观中有着对生命的凛然和大度,那么这种消极灰暗的情绪显然是不能够被社会所采纳和接受的。